“兩大戰役”:藍天白云成為城市常態
從上世紀90年代到2010年前后,大連市開啟了遍及全市的大規模企業搬遷改造工程,污染企業搬離主城區,污染治理設施同步得到升級改造。據大連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盡快實現綠色發展,大連先后開展了“兩大戰役”。第一次“戰役”中,先后有大染、油脂化學、大化、大鋼、大水泥等數百家企業關閉、搬離。第二次“戰役”則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大連市大力實施的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凈土保衛戰等標志性環保戰役,大規模進行拆爐并網、城市污水廠建設及中央環保督察案件整改。隨著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確立,建設美麗中國、美麗大連的理念轉化為鏗鏘行動,曾經污水直排“三龍”入海,如今水清沙白岸綠景美;曾經頻頻遭遇霧霾籠罩,如今藍天白云成為常態,一座重工業城市終于實現向美麗宜居城市的華美轉身。
據統計,2018年,大連全年收獲317個藍天,空氣質量達標率為86.8%,6項污染物濃度指標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PM2.5僅為30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排名再次位居北方重點城市第一。
“四控一調”:打好“藍天保衛戰”組合拳
如此美好的“氣質”得益于大連始終把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先后出臺了《大連市藍天工程實施方案》《大連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等,“藍天保衛戰”向縱深挺進。
尤其是2016年以來,大連打響了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四控一調”(控煤、控車、控工業源、控塵和調結構)。全市兩年內取締燃煤小鍋爐1912臺,提標改造20噸以上燃煤鍋爐918臺,經測算,此項工作大連減少約19.55萬噸煤炭消費量,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25萬噸,減少煙粉塵排放0.93萬噸,供暖季空氣中二氧化硫降低約38.8%,PM10降低約17.8%。據統計,近幾年大連累計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輛近7萬臺,同時大力推進“公交優先”戰略,推進新能源汽車應用,目前全市綠色公交車輛占比達73.6%。
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入海排污口全部達標
2016年,《大連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正式出臺,兩年時間投入資金近6億元,提速黑臭水體整治,對問題嚴重的6條河道進行綜合系統治理,不但有效消除了6條河道的黑臭問題,還大幅提升了周邊的整體人居環境。
2018年7月,大連以“未發現新增黑臭水體、黑臭水體整治任務全部圓滿完成”的成績,成為遼寧省第一個通過生態環境部、住建部專項檢查驗收的城市。
河流變清了,主要得益于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近兩年來,大連市共新建16座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13座污水處理廠,擴容改造2座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從124.3萬噸/日增加到198.9萬噸/日,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污水處理能力提升60%,中心城區基本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目前,大連在用的102個入海排污口全部實現達標排放。近岸海域水質穩中向好,34個海水國控站中一、二類海水比例達到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