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山歌傳唱不休 百里畫卷驚艷不斷
武鳴區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統籌城鄉發展,推進興農、強農、富農的重要舉措,依托綠水青山的自然稟賦,推進人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動力,以多樣化、個性化、民俗化為美,突出地方特色,推進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昔日臟亂舊的農村迎來了火起來、靚起來的美好時光,廣大鄉村實現了“全年歌舞不休,全域美景不斷”,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多彩的美好幸福生活。2018年,武鳴區旅游總人數772.3萬人次,同比增長28.19%,旅游總消費63.3億元,同比增長35.7%。其中鄉村休閑游、農業旅游、民俗旅游等農村旅游新業態占據其中旅游收入的三成以上,成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構成和發展全域旅游的閃光點。
示范創建添活力 壯鄉美景今勝昔
從武鳴城區沿著南武城市大道一路前行,接近伊嶺巖風景區,在道路右手邊,江宇夢想小鎮的標志映入眼簾。小鎮入口廣場景色優美,步入其中,工人們忙著鋪設地磚、挖掘機轟鳴、汽車來回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
據悉,武鳴區2019年重點推進江宇夢想小鎮、南國鄉村等重點項目建設,規劃建設恒大文化旅游城,將伊嶺壯鄉文化生態旅游綜合示范區全面融入環首府生態旅游圈,實施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爭創自治區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在推進重點項目創建的同時,武鳴區以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武鳴段賽道為主軸線,加快推進雙橋特色旅游小鎮建設,充分挖掘陸斡、羅波、馬頭、兩江自然資源及駱越文化底蘊,不斷完善陸斡敏山、羅波潭、兩江碧水源等景點配套設施,打造集自駕觀光、騎行健身、特色餐飲為一體的環大明山旅游示范帶,帶動武鳴周末游、農家樂休閑游持續火爆。此外,武鳴區結合現代農業示范區增點擴面提質升級,推進農旅融合,提升南寧市碧田原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武鳴納天山莊、武鳴區嘉沃農業專業合作社等休閑農莊,培育自治區或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5家,帶動全城區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實現經營綜合收入1.20億元。
民俗活動特色足 輪翻上演嗨翻天
捉泥鰍、打水斗、捕魚、過獨木橋……這是近期武鳴區馬頭鎮舉辦 “壯族四月四”祈豐暨駱越民俗文化旅游活動的熱鬧場景。
每年農歷四月初四,武鳴馬頭鎮當地各個村屯都會舉辦熱熱鬧鬧的民俗活動,祈求播種時節風調雨順,寄托人們對豐收的向往。當地以此為契機舉辦 “壯族四月四”祈豐暨駱越民俗文化旅游活動。今年的活動吸引了上萬游客前往觀看并參與其中,帶動旅游消費約超50萬元。
民俗引線,文化作媒,帶火了鄉村旅游。近年來,武鳴區創新歌圩舉辦模式,讓節目活動進景區、進鄉鎮、進村屯,重點打造兩英廟會、龍母祭祀大典、三月三、祈豐節等特色民俗活動,不同的精彩民俗結合休閑旅游,在各個村屯輪翻上演,傳統民俗與采摘游、親子游融合,吸睛不斷。
目前,武鳴區共有246個“一地一節”民俗文化節慶,村村有節慶,月月有精彩,深受游客喜愛;以自治區五星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伊嶺溪谷示范區為主體,輻射帶動大伍屯七十二道門、石頭寨等10余處景點和農家樂旅游資源,實現廣大農村“處處有美景,村村有商機”。每年“壯族三月三”,伊嶺巖看服裝展、大伍屯賞腳斗士爭霸賽等妙趣橫生的活動吸引眾多游客,示范區目前日均游客量近2000人次,年旅游收入超1000萬元。
個性庭院化身精品民宿 精致幸福鄉村風光無限
玻璃瓶底砌的小路,三角梅、水仙花、多肉盆栽以及各種花木環繞著小院,小微的噴泉、雅致的綠植瀑布墻、小巧的盆栽,……這是位于南寧市武鳴區雙橋鎮的“美麗庭院”——“望山居”內一幕讓人愜意的景象。
位于武鳴區雙橋鎮造慶村岜榕屯覃姓農戶庭院的“望山居”,是一座兩層樓的古樸住宅,樸素的裝修風格、整齊干凈且優雅的環境,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游客到村子體驗農家樂、采摘水果、挖蓮藕,感受住民宿的樂趣。
2018年以來,武鳴區圍繞“居室美、院落美、廚廁美、綠化美、家風美”五項標準,開展“美麗庭院”創建活動,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廣泛動員、引導廣大市民爭當“美麗庭院”示范戶、人人爭當“美麗庭院”的創建者、戶戶成為“美麗庭院”的受益者,從而助推鄉村生態振興文明行動,共建更富魅力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目前,武鳴區已有許多農戶建成了符合標準的美麗庭院,其中有11戶被評為2018年度市級百佳農戶“美麗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