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重慶市云陽縣外郎鄉五峰村老鷹巖,兩名綠化工憑借保險繩下潛到300多米的深谷中,將20多棵啟木樹栽種在懸崖峭壁的石隙之間,開始了這片林區生態復綠的“縱深補植”。
自2018年春季以來,該處自然保護區被一份《檢察建議》引起關注后,已連續5次實施生態修復工程,累計補種桂花、刺槐、烏桕等耐旱苗木3.5萬余株,播撒黑麥草、甜高粱種子280多公斤。
地處溝壑峽谷腹地里的五峰村山高林密,石灰石礦產豐富,生產的優質碎石屬上等的建筑材料。2006年,當地人譚某某在這里辦起“恒順采石場”。隨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此地很快劃為“七曜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云陽縣人民檢察院遂將其納入“生態紅線”公益訴訟案件監督整改范疇。一場以司法機關督辦、職能部門協作,必須“拆廠關閉,清除設施設備,恢復生態原狀”的環境保衛戰全面打響!石場老板先后投入資金200多萬元,采石工變成造林隊,大肆對這片“禿頭山”進行補植復綠、生態療傷。
“重塑老鷹巖,修復原生態”僅僅是云陽縣力推自然環境保護的一個縮影。當地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發展理念,著力規劃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濕地的統籌協調保護,執行最嚴格的河長制、河長制常態化動態檢測,縣、鄉、村、民四級聯動的管護機制正在有序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