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下葦甸村一處大型旅游度假村被夷為平地,永定河山峽段的違建于近日全部拆除。記者昨天從市河長辦獲悉,自去年7月開展“清河行動”以來,門頭溝區已拆除沿河違建69處、共11萬平方米。下一步,門頭溝區將統一對拆違點位進行規劃設計,恢復原有的河岸生態,形成一副淺山區與濕地、湖泊、溪流交融的山水畫卷。
妙峰山鎮下葦甸村的富荊閣生態園是一家遠近知名的度假村。它占地2.6萬平方米,春夏時節,來此度假、垂釣的游客絡繹不絕。然而由于緊鄰永定河,它違規占據一級水源保護區,屬于典型的違法建設。歷經數月,河道沿線的餐廳、客房、多功能廳等建筑全部于近日拆除。
距城區約50公里,妙峰山鎮藏在京西山谷中,永定河、109國道穿鎮而過。山景巍峨,水色秀麗,12公里的河道邊曾分布著近十家度假村、農家樂。在持續半年的拆違攻堅戰中,這些店家全部關張、拆除。
“永定河在門頭溝區全長102公里,稱作山峽段。因為風景秀麗,過去河邊建起了不少度假村。”門頭溝區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譚榮濤介紹,按照本市防洪法和河湖管理條例的規定,在河道及兩側保護范圍內,嚴禁私搭亂建及開展各種經營行為。2018年7月,本市開展“清河行動”,全面清理河畔違建。“我們逐鎮逐戶對河道管理范圍內的違建進行全面摸底,建立了問題臺賬。共排查出違建69處、11萬平方米,涉及清水、齋堂、雁翅、王平、妙峰山5個鎮。”
拆違是“硬骨頭”,這場攻堅戰的頭一槍,在全區最大的違建嬉水灣度假村打響。它占地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7350平方米,是集餐飲、住宿、娛樂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旅游度假村。開了十幾年,一朝關閉,經營負責人的抵觸情緒十分強烈。“鎮級、村級河長輪流去做工作,把政策講明講透,把工作講清講實。經過幾天耐心的思想工作,終于說動了度假村的負責人。”妙峰山鎮河長辦的工作人員高珊說,為了加快拆除進度,鎮里還專門成立了現場督拆工作組,鎮黨委書記、鎮長在一線勸導、安撫,相關科室24小時輪崗督拆,并幫助經營者解決物品暫存等問題。經過一個月的日夜奮戰,嬉水灣完成拆除。
談到拆違的艱難,雁翅鎮鎮長張雅利同樣深有感觸。“山峽地區可用耕地非常少,百姓往往靠河為生,拆違就等于斷了人家的財路。”張雅利說,如今,隨著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對永定河進行生態修復與保護勢在必行。只有通過耐心細致地講政策、做工作,山區百姓才能逐漸轉變觀念,配合拆違工作。
目前,永定河山峽段的69處違建已經全部完成拆除。門頭溝淺山區違法占地違法建設專項治理順利推進,全年拆除違法建設146.86萬平方米。下一步,該區將完成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和長城文化帶保護與發展規劃編制,按照森林城市建設中水體岸線自然化率達80%以上的建設要求,在永定河及其支流水系范圍內,對原生植被及自然岸線進行保護,恢復景觀林,增強水源涵養的生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