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顯示:5月中下旬開始,美國白蛾在各發生區將陸續進入3-4齡幼蟲期。未來一周,美國白蛾大部分發生區氣溫偏高1-2℃,將加速美國白蛾生長發育。5月中下旬開始,全國大部分發生區將陸續進入3-4齡幼蟲期,5月底至6月上中旬進入危害盛期。此外,在內蒙古、吉林、遼寧等地,5月下旬幼蟲開始孵化,6月中下旬進入3-4齡幼蟲期。
總體來看,全國大部分發生區越冬蟲口基數偏低,預計整體輕度發生。但在蘇北,魯西北、魯中、魯西南,豫東南局部地區可能偏重發生,其中在江蘇興化、淮安、銅山,山東商河、惠民、臨清、萊城和鋼城,河南扶溝、西平、商城等地局部可能暴發成災。值得注意的是,多處非疫區監測到美國白蛾成蟲,擴散形勢嚴峻。疫情在江蘇常州、湖北黃岡等地可能出現新擴散,并存在傳入上海、浙江風險。
專家建議:加強日常監測,大力推廣燈光、信息素誘集等成熟便利、實用可靠技術。加大美國白蛾監測力度,嚴格執行病蟲情聯系報告制度。根據轄區內美國白蛾發生實際情況和危害特點,抓住幼蟲防治關鍵時期,組織開展好第一代防治工作,特別是加強對1-3年新發區、沿江擴散蔓延區、城鄉結合部、防治死角區域、漏防區域及邊遠未防區域的滅疫、補防和除治力度。老疫區以控災為導向,推行精準防治。堅持聯防聯治,強化相鄰區域協作機制,堅持面上飛防與地面補充相結合。積極推廣和應用人工剪除網幕、飛機防治等成熟技術,加大無公害防治技術和藥劑使用力度。蘇北、魯西北、豫東南等可能出現災情區域,要加強應急隊伍建設,提早做好應急防控物資儲備。強化檢疫封鎖,重點加強來自疫區的帶土綠化大苗的監管和檢疫檢驗,嚴防疫情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