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市,有著悠久的歷史積淀。根據清代屈大均所著的《廣東新語》記載,廣州花市起源于“花渡頭”,其形成可追溯到明朝或之前,當時廣州花市與羅浮山的藥市、東莞的香市、廉州的珠市,被稱為“廣東四市”,影響甚廣。而自1920年以后,迎春花市更成為全國獨一無二的民俗景觀。可以說,迎春花市背后是廣州綿延數千年的花卉文化,用源遠流長形容,毫不過分。
迎春花市,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廣州,市民愛花、賞花、養花之風由來已久。早在西漢時期,陸賈出使南越國時,就曾被廣州人房前屋后、廳堂內擺滿的鮮花和綠植所驚艷。迎春花市也是廣州這座城市與花密切互動的集中體現。“行過花街才過年”,十里花街,繁花似錦、摩肩接踵、歡聲笑語、熱鬧非凡,買盆金橘取意“吉祥如意”,買盆桃花寄望來年“大展宏圖”……民俗是依附群眾生活、習慣、情感等而產生的文化。迎春花市,在廣州人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也因此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對于觀察廣府文化、嶺南文化具有巨大的意義。
迎春花市,早已成為具有強大輻射力的城市品牌。2013年,曾消失百年之久的“水上花市”在荔枝灣重現;2016年12月底,廣州最古老的西湖花市首次“觸電”;去年,廣州迎春花市首次走出國門,與巴黎浪漫邂逅……文化總是乘勢而變,隨時代而行。廣州迎春花市不斷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持續將現代元素融入其中,也因此,廣州迎春花市經久不衰,更具活力和吸引力。如今,迎春花市成為一個響當當的城市品牌,吸引海內外游客紛至沓來,展示著廣州文化的強大輻射力。
一座城市最容易被人記住的,往往是它的文化名片。迎春花市濃縮了一座城市對花的深厚情感,是廣州叫得最響、最具魅力的城市名片之一。當前,廣州正著力打造獨具特色、文化鮮明的國際一流城市。毫無疑問,迎春花市是廣州故事的最佳的“講述者”,深度挖掘迎春花市的文化底蘊,對提升廣州文化軟實力、吸引力具有重大的意義。而推進迎春花市申遺,正是其中的重要舉措。
當然,推進迎春花市申遺是一個系統工程。從國內外經驗來看,其難度堪稱巨大。近年來,廣州持續加強文化遺產的挖掘和保護,注重激發傳統文化的活力,此前廣州迎春花市已于2007年成功申報成為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后廣州仍要做好系統謀劃,對標申報條件、評審標準,循序漸進做好相關工作。比如以更大力度支持民俗研究工作,加快推進花市牌樓、花市博物館等項目建設,同時著力推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提升國際傳播實效,讓迎春花市不斷漂洋過海、名揚世界,為廣州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助力,持續提升廣州的國際知名度、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