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第五屆園林新技術新成果新材料推介會昨天舉行。我市近200家園林綠化生產、研發、設計、施工和養護單位參加會議,圍繞海綿型城市綠地、城市立體綠化建設新技術、城市園林綠化植物新品種及園林綠化信息化建設等內容,進行展示、推介與相互交流。
今年,南京開林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在打造小桃園二期、三期游園時,充分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成功地打造了雨水花園景觀。“我們鋪設透水路面,設置緩沖帶、蓄水池,實現游園山體直排雨水的滲、滯、蓄,再通過過濾和自動噴灌系統,用于綠植澆灌。”該公司工程部負責人黃俊說。
據介紹,小桃園二期、三期游園步道的透水鋪裝,自上而下由透水面層、無砂大孔混凝土層、砂石墊層、土壤層和多孔管組成,雨水滲入地下后由多孔管收集并排往蓄水池。游園還建設了下凹式綠地、旱溪等具備蓄水功能的景觀。它們平時就是園林景觀的一部分,遭遇雨天時,就成為雨水直排管網或河流的緩沖帶,起到蓄水的作用。
市綠化園林局政策法規處(科技處)處長臧廷亮說,海綿城市建設注重雨水利用率,而城市綠地更講究景觀效果,在海綿型城市綠地建設中,如何平衡好雨水利用與景觀效果之間的問題,目前還在摸索階段,小桃園二期、三期游園的建設模式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