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木修剪的意義:在觀賞植物修剪過程中,掌握正確的修剪方法,通過合理的修剪,可以培養出優美的樹形。通過修剪進一步調節營養物質的合理分配,抑制徒長,促進花芽分化,達到幼樹提早開花結果,又能延長盛花期、盛果期、同時也能達到使老樹復壯的目的。

一、整形修剪的時期
一般來說,植物的修剪可以在以下兩個時期進行:
第一,冬季修剪,又叫休眠期修剪(一般在12月至翌年2月)。耐寒力差的樹種最好在早春進行,以免傷口受風寒之害。落葉樹一般在冬季落葉到第二年春季萌發前進行。冬季修剪對觀賞樹木樹冠的形成、枝梢生長、花果枝形成等有很大影響。
第二,夏季修剪,又叫生長期修剪(一般在4月至10月)。從芽萌動后至落葉前進行,也就是說,新梢停止生長前進行。具體修剪的日期還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及樹種特性而不同。如對花果樹修剪,要剪除內膛枝、直立枝、無用徒長枝、過密交叉枝、衰弱下垂枝及病蟲枝等,使營養集中于骨干枝,有利于開花結果。綠籬夏季修剪主要保持整齊美觀。其他園林樹木的修剪,則根據功能要求進行不同形狀的整形修剪。

二、樹木常用的樹形
第一,環狀形
這種樹形無中心主干,僅有一定高度的樹干,一般分生三個主枝,均勻向四周排開,三個主枝每個主枝各生2個枝成6個枝,同樣再生12個枝,即“三股、六杈、十二枝”樹形。此樹形分枝規整,整齊美觀,在城市及園區行道樹中常見,如香樟等。
第二,自然開心形
主干頂端生三個主枝,向四周放射而出,直線延伸,每主枝著生2個至3個背斜生側枝。此樹形能較好的利用空間,有利于開花結果。
第三,尖塔形
此樹形具有明顯中央領導干,主干由頂芽逐年向上生長而成。主干上下著生許多主枝,主枝上短下長,冠外形呈尖塔或圓錐形。如雪松等。
第四,圓柱形
全樹僅中心干一個,中心干從基部向四周均勻發出許多主枝,主枝長度基本一致,樹形上下同粗,成為圓柱形。
第五,圓球形
主干極短,主干生多枝,主枝分生側枝,側枝均相互錯落排開。此樹形在園林中廣泛應用,如海桐球等。
第六,灌叢形
主干不明顯,基部生主枝成叢狀。

三、修剪的一般程序
第一,看:看修剪對象固有的生長習性及具體立地條件,樹木主側枝分布結構是否合理,主側枝間與樹冠上下生長勢是否均衡,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是否協調等,綜合分析后確定相應的修剪技術措施。
第二,抽:把一些影響樹木生長發育,破壞樹形結構,擾亂樹形,遭受病蟲危害的多年生大枝,甚至是骨干枝先行鋸截,使樹木基本達到整形修剪的目的與要求。
第三,剪:在樹體的結構形態基本符合目的要求的基礎上,再對各個主側枝進行具體修剪,遵循留壯不留弱,留外不留內的原則,運用短截、疏枝等技術,使樹木的整形更加完善。
第四,查:修剪基本完成后,對整個樹體進行認真復查,對錯剪、漏剪的地方給予修正或補剪,從群體角度出發,檢查相鄰樹木間相互有何影響。

四、修剪方法
第一,疏刪
是指把枝條從基部剪除,疏刪可去除病蟲枝、干枯枝、無用徒長枝、過密交叉枝等。疏刪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葉片光合作用,增加養分的積累,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及花芽的分化。疏刪對全樹起削弱生長勢作用,傷口以上枝條生長勢相對削弱,但傷口以下枝條生長勢相對增強,這就是所謂的“抑上促下”作用。疏去大枝要分年逐步進行,否則傷口會因過多,而削弱樹勢。疏枝要掌握從基部剪除,不留殘樁且傷口面盡量小的原則。園林中綠籬和球形樹短截修剪后,會造成枝條密生,樹冠內枯死枝、光桿枝過多,所以要與疏刪相結合。
第二,短截
將一年生枝條去除一部分的修剪方法叫短截。短截能刺激剪口下的側芽萌發,按輕重程度分為:
(1)輕短截:即剪去一年生枝條頂端一部分(即1/5至1/4)。多用于花果樹強壯枝修剪。輕短截刺激剪口下部多數半飽滿芽萌發,形成中、短枝多。
(2)中短截:即剪掉枝條中部或中上部飽芽處。剪后形成中、長枝多,成枝力高,有利于生長和擴大樹冠。一般多用于培養骨干枝、大枝組和延長枝等。
(3)重短截:剪去枝條大部分(剪除枝的全長2/3至3/4),這樣原枝留芽少,營養集中,在剪口下能抽1個至2個旺枝。此法多用于衰老樹更新,弱枝復壯。
(4)極重短截:在枝基部留1個至2個癟芽短截。一般只抽生2個至3個短枝或細弱枝,能降低枝位,為了緩和生長勢的樹木采用此法。
(5)回縮:是將多年生的枝條剪去一部分。因樹木多年生長,離枝頂遠,基部易光腿,為了降低頂端優勢位置,促多年生枝條基部更新復壯,常采用回縮修剪方法。
第三,輔助性修剪
1、縮剪。就是將多年生枝短截到分枝處,可降低頂端優勢位置,促多年生基部更新復壯。
2、摘心。生長季節中將新梢剪除嫩梢頂尖的技術措施。
3、剪梢。在生長季節中,將生長過旺枝條的一般木質化新梢先端剪除,主要是調整樹木主枝和側枝關系。
4、刻傷。在芽附近橫著用刀切至枝條木質部。傷口長為枝條周長的1/3。此法可阻止養分供應,使下位芽受到刺激或生長。
5、除芽。剪除無用或有礙主干枝生長的芽。

五、不同植物的修剪方法
第一,行道樹的修剪
可分為以下幾種方法:
1、有中央領導枝樹木的修剪
有中央領導枝樹木的修剪,此類樹木栽植在無架空線路的路旁。
(1)確定分枝點。在栽植前進行,一般那確定在3米左右,苗木小時可適當降低高度,隨樹木生長而逐漸提高分枝點高度,同一街道行道樹的分枝點必須整齊一致。
(2)保持主尖。要保留好主尖頂芽,如頂芽破壞,在主尖上選一壯芽,剪去壯芽上方枝條,除去壯芽附近的芽,以免形成競爭主尖。
(3)選留主枝。一般選留主枝時最好下強上弱,主枝與中央領導枝成40度至60度的角,且主枝要相互錯開,全株形成圓錐形樹冠。
2、無中央領導枝樹木修剪
無中央領導枝樹木的修剪,一般種植在架空線路下的路旁。
(1)定分枝點。有架空線路下的行道樹,分枝點高度為2米至2.5米,不超過3米。
(2)留主枝。定干后,應選3個至5個健壯分枝均勻的側枝作為主枝,并短截10厘米至20厘米,除去其余的側枝,所有行道樹最好上端整齊,這樣栽植后整齊。
(3)剝芽。樹木在發芽時,常常是許多芽同時萌發,這樣根部吸收的水分和養分不能集中供應所留下的芽子,這就需要剝去一些芽,以促使枝條發育,形成理想的樹形。在夏季,應根據主枝長短和苗木大小進行剝芽。第一次每主枝一般留3個至5個芽,第二次定芽2個至4個。
3、常綠喬木的修剪
(1)培養主尖。對于多主尖的樹木,對其余的進行兩三次回縮,就可形成一個主尖。如果主尖受傷,扶直相鄰比較壯側枝進行培養。像雪松等輪生枝條,選一健壯枝,將一輪中其他枝回縮,再將其下一輪枝輕短剪,就培養出一新主尖。
(2)整形。對樹冠偏斜或樹形不整齊的可截除強的主枝,留弱的主枝進行糾正。
(3)提高分枝點。行道樹長大后要每年刪除,刪除時要上下錯開,以免削弱樹勢。

第二,花灌木的修剪
1、保持內高外低,成半球型。疏枝應外密內稀,以利于通風透光。為減少損耗養分,一般都要進行重剪。對于有主干的(如碧桃等)應保留3個至5個主枝,主枝要中短截,主枝上側枝也要進行中短截。修剪后要使樹冠保持開展、整齊和對稱。
2、養護中灌木的修剪。對栽植多年的灌木,通過養護使其保持美觀、整齊、通風透光,以利于生長。
第三,綠籬的修剪
1、定植后修剪。定植時按規定高度、寬度剪去多余部分,對于主干粗大的用手剪,注意不要使主枝劈裂,后用大平剪修平面(大平剪要端平)。
2、養護期修剪。方法同上,但每次不要剪得太輕,否則形狀不易控制。
3、修剪要求高度一致,三面(兩側與上平面)平直、棱角分明。
第四,藤本類修剪
棚架式,栽植后要就地重截,可發強壯主蔓,牽引主蔓于棚架上。如紫藤、木香等。對主干上主枝,僅留2個至3個作輔養枝。夏季對輔養枝摘心,促使主枝生長。以后每年剪去干枯枝、病蟲枝、過密枝。
第五,開花植物的修剪
1、春花植物的修剪,如紫荊、海棠、黃馨、白玉蘭等:在開花后1~2周內進行修剪,以減少養分的消耗,促進多發側枝,增加來年的開花量;在冬季休眠期,花芽已基本形成,能明顯辨別花芽與葉芽,可適當疏枝,剔除細弱枝、病枯枝、萌蘗枝,無花芽的枝條,可適當剪除。
2、夏秋開花植物的修,如石榴、木槿、八仙花、紫薇等;在花前進行修剪;在休眠期對枝條進行短剪,促使春季抽生出粗壯枝條。
3、冬季開花植物的修剪,如臘梅等:冬、春花謝以后,輪流短截花枝,每枝留3~5節,促進腋芽萌發形成更多的新側枝,生長期內經常疏去徒長枝、密生枝、重疊枝等。
4、一年多次開花植物的修剪,如月季、紫薇等:入冬后將全部枝條進行短截,以促進萌發壯枝,花謝后及時剪除殘花,生長期及時消除萌蘗芽,以促進新花蕾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