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在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老龍河示范區的溫室大棚內,昌吉回族自治州林業部門專家正在開展特色林果技術指導。“聽了專家的講解,我對如何科學管理果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種植戶趙靜說。
目前,我區已初步建立自治區有專家組、地州有團隊、縣市有骨干、鄉有技術員、村有明白人的五級林果技術服務體系。其中,在村一級已組建1052支4.23萬人的林果技術服務隊。
為推進實施林果提質增效工程,我區啟動“百千萬培訓行動計劃——林果科技進萬家”活動和“南疆特色林果業提質增效、助力脫貧攻堅行動”,自治區相關科研院校百余名林果技術專家組成的科技服務團隊赴南疆林果主產縣市,開展常年駐點式的林果業全生產管理過程技術服務指導工作。截至去年底,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已編印技術明白冊6萬冊,建設示范園3235個、71.96萬畝,培訓14679場次、182.8萬人次,特色林果業提質增效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果實品質、銷售價格雙提升,切實提高了果農收益。
同時,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還整合提質增效服務團(組)、地州縣市技術力量,以冬春季果樹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為抓手,緊扣生產實際,突出實地培訓,通過現場會、觀摩會、交流會等,重點抓好專業技術服務隊、種植大戶的精準滴灌式培訓,建立健全培訓檔案,確保培訓效果,切實提高果農林果管理技術水平。
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今年林果業專家服務團將繼續全年下沉、駐縣包片,改進服務方式,培訓指導、支持幫助地、縣、鄉發揮林果技術人員和“土專家”的作用。地、縣組織林果專家、技術人員,上聯自治區專家服務團,下帶鄉村技術骨干,落實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計劃和“一戶一個明白人”工程,強化對鄉村干部、林果技術服務隊、果農的實用技術培訓,全年完成培訓1萬場、100萬人次以上。同時支持地州林果科研單位建設和特色林果種苗基地建設,建強林果科技服務體系。(記者 黑宏偉 通訊員 馬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