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短期成本與長期收益的關系?如何在景觀設計中體現文化內質?如何在動物園規劃中體現生命共同體觀念?……3月11日,重慶市風景園林規劃研究院領導班子成員、干部職工102人通過視頻會議系統研究今年重點工作,深入貫徹落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精神,穩扎穩打做好疫情防控,積極穩妥抓好復工復產,促進技術共享與協作。
該院設計師應鵬介紹了“文化輸出”視角下的項目設計心得,在巴中南龕山項目中,讓幾個分散的博物館有機呼應并相互產生聯系,可以達到“珠聯璧合”的效果。設計師楊珂則以重慶市民熟悉的渝航大道(渝北區段)低成本景觀設計為例,介紹了如何通過多選用本地樹種,因地制宜地打造出讓市民“亮眼”的園林綠化景觀。盡量保持原有地形地貌,保護生態基底避免大量開挖,通過生態園林手法合理配置樹種,讓植被“重組”后形成喬木、灌木、草坪有機搭配的綠色空間。此外,該院設計師們還以鄭州隴海鐵路沿線綠化工程項目為例介紹了項目豎向設計的前期介入經驗,以人民為中心的山城公園體系研究、以主城區建筑垃圾規劃為例介紹基于專業拓展轉型變革下市政規劃編制的思考、以張家溪(悅來段)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為例淺析低影響開發在山地城市的應用、工程總承包在園林工程項目中的應用·自然、動物、人—“生命共同體”動物園規劃實踐、地理時空大數據的生產與應用、海綿城市背景下的居住區設計、從巫山兩江四岸談對沿江城市發展思考等20個專題進行交流學習。
此外,該院干部職工還通過網絡交流了電子招投標操作細節以及注意事項,研討如何通過升級資質、優化人才結構、強強聯合等方式找到市場的“藍海”等發展大計。讓本次會議成為園林規劃院戰勝疫情、全面推動2020年生產經營發展的沖鋒號,體現風景園林規劃人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感與社會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