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草局研判沙漠蝗災風險制定防控措施
來源: 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 遲誠 日期: 2020-3-2 11:30:32
中國綠色時報3月2日報道(記者 遲誠) 近日,沙漠蝗在東非及西亞罕見暴發,多國宣布進入應對緊急狀態,聯合國糧農組織向全球發布了沙漠蝗災害預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此高度重視,召開黨組會專題研究草原蝗災防控工作,成立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蝗災防治指揮部,組織專家就沙漠蝗災可能對我國草原帶來的影響進行科學研判,制定防控措施。
專家介紹,歷史上,我國境內有4次在云南和西藏發現沙漠蝗的記載,但均未形成種群,也未有沙漠蝗造成重大危害的記錄。專家分析判斷,受青藏高原的阻擋,今年春季沙漠蝗大規模侵入我國危害的可能性較小,對我國林草資源安全構成威脅的風險較低。
但同時,專家研判,如果氣候條件適宜,巴基斯坦、印度等鄰國蝗災將會持續暴發。6-7月在西風急流與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共同作用下,沙漠蝗存在從巴基斯坦和印度沿青藏高原河谷地帶直接侵入我國西藏,或繼續向東遷飛經緬甸侵入我國云南,或從巴基斯坦向北遷飛經哈薩克斯坦侵入我國新疆的可能性,存在對我國造成危害的風險。
蝗蟲大多從草原上發生發展,從而危害農作物。一旦暴發蝗災,不僅影響草原生態,更會危及糧食安全。對此,國家林草局要求,對可能存在的低風險不容忽視,要防患于未然,增強風險意識,堅持底線思維,扎實做好相關防控和應對工作。
國家林草局已向各省區林草部門印發緊急通知,要求在沙漠蝗可能的遷飛路徑上布置監測點,實時監測沙漠蝗遷飛動向,及時報告情況。調度了解相關省區治蝗物資儲備情況,指導重點省區做好治蝗藥劑、設備、器械和技術的儲備。積極參與沙漠蝗防治國際合作,國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派員參加農業農村部組織的工作組,已于2月23日赴巴基斯坦參與指導巴方開展防控工作。擬為巴基斯坦舉辦蝗蟲防控技術培訓班,分享我國蝗蟲防治經驗,與巴基斯坦、印度等國家分享災情情報,開展協同防控,探索建立國際合作機制。以草原生物災害防治國家創新聯盟為平臺,組織林草防治總站、中國農科院等相關專家組成專家指導組,及時分析研判沙漠蝗可能進入我國的遷飛路線、落點區域及發生發展規律,加強蝗蟲防治相關科學研究,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抓緊編制草原蝗蟲災害防控應急預案,建立完善草原蝗蟲防治工作的長效機制。
國家林草局已向各省區林草部門印發緊急通知,要求在沙漠蝗可能的遷飛路徑上布置監測點,實時監測沙漠蝗遷飛動向,及時報告情況。調度了解相關省區治蝗物資儲備情況,指導重點省區做好治蝗藥劑、設備、器械和技術的儲備。積極參與沙漠蝗防治國際合作,國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派員參加農業農村部組織的工作組,已于2月23日赴巴基斯坦參與指導巴方開展防控工作。擬為巴基斯坦舉辦蝗蟲防控技術培訓班,分享我國蝗蟲防治經驗,與巴基斯坦、印度等國家分享災情情報,開展協同防控,探索建立國際合作機制。以草原生物災害防治國家創新聯盟為平臺,組織林草防治總站、中國農科院等相關專家組成專家指導組,及時分析研判沙漠蝗可能進入我國的遷飛路線、落點區域及發生發展規律,加強蝗蟲防治相關科學研究,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抓緊編制草原蝗蟲災害防控應急預案,建立完善草原蝗蟲防治工作的長效機制。
國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蝗蟲在我國草原地區廣泛分布,我國平均每年發生草原蝗災面積1.5億畝,最高年份達到3億畝。國家林草局將以這次防御外來沙漠蝗為契機,強化本土草原蝗災防控工作。按照草原蝗蟲遷飛和發育情況適時啟動草原蝗蟲監測周報告制度,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指導各地做好防控工作。積極爭取支持,加強草原蝗蟲防治監測預警和防控體系建設,不斷提高草原蝗災防控能力。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