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生或單生灌木,高2-5米;樹皮和小枝灰白色。葉紙質,近圓形或三角狀圓形,長5-10
紫荊
厘米,寬與長相若或略短于長,先端急尖,基部淺至深心形,兩面通常無毛,嫩葉綠色,僅葉柄略帶紫色,葉緣膜質透明,新鮮時明顯可見。
花紫紅色或粉紅色,2-10余朵成束,簇生于老枝和主干上,尤以主干上花束較多,越到上部幼嫩枝條則花越少,通常先于葉開放,但嫩枝或幼株上的花則與葉同時開放,花長1-1.3厘米;花梗長3-9毫米;龍骨瓣基部具深紫色斑紋;子房嫩綠色,花蕾時光亮無毛,后期則密被短柔毛,有胚珠6-7顆。
莢果扁狹長形,綠色,長4-8厘米,寬1-1.2厘米,翅寬約1.5毫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喙細而彎曲,基部長漸尖,兩側縫線對稱或近對稱;果頸長2-4毫米;種子2-6顆,闊長圓形,長5-6毫米,寬約4毫米,黑褐色,光亮。花期3-4月;果期8-10月。 [2]
9月至10月收集成熟莢果,取出種子,埋于干沙中置陰涼處越冬。次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播種,播前進行種子處理,這樣才做到苗齊苗壯。用60℃溫水浸泡種子,水涼后繼續泡3天至5天。每天需要換涼水一次,種子吸水膨脹后,放在15℃環境中催芽,每天用溫水淋澆1次至2次,待露白后播于苗床,2周可齊苗,出苗后適當間苗。4 片真葉時可移植苗圃中,畦地以疏松肥沃的壤土為好。為便于管理,栽植實行寬窄行,寬行6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30厘米至40厘米。幼苗期不耐寒,冬季需用塑料拱棚保護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