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樸(pò)樹,蕁麻目落葉喬木;樹皮平滑,灰色;一年生枝被密毛。葉互生,葉柄長;葉片革質,寬卵形至狹卵形,先端急尖至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偏斜,中部以上邊緣有淺鋸齒,三出脈,上面無毛,下面沿脈及脈腋疏被毛。花雜性(兩性花和單性花同株),當年枝的葉腋;核果近球形,紅褐色;果柄較葉柄近等長;核果單生或2個并生,近球形,熟時紅褐色;果核有穴和突肋。
分布于河南、山東、長江中下游和以南諸省區以及臺灣;越南,老撾也有。根皮入藥,治腰痛、漆瘡。
樸樹葉質較厚,闊卵形或圓形,中上部邊緣有鋸齒;三出脈,側脈在六對以下,不直達葉緣,葉面無毛,葉脈沿背疏生短柔毛。園林樸樹主產地在安徽、江蘇、湖北、浙江等地。
樸樹與四蕊樸的主要區別點在于:樸樹的葉多為卵形或卵狀橢圓形,但不帶菱形,基部幾乎不偏斜或僅稍偏斜,先端尖至漸尖,但不為尾狀漸尖,時質地也不及前一亞種那樣厚;果也較小,一般直徑5~7毫米,很少有達8毫米的;落葉喬木?;ㄆ?~4月,果期9~10月。[2]
四蕊樸喬木,高達30米,樹皮灰白色;當年生小枝幼時密被黃褐色短柔毛,老后毛常脫落,蕁麻目去年生小枝褐色至深褐色,有時還可殘留柔毛;冬芽棕色,鱗片無毛。葉厚紙質至近革質,通常卵狀橢圓形或帶菱形,長5~13厘米,寬3~5.5厘米,基部多偏斜,一側近圓形,一側楔形,先端漸尖至短尾狀漸尖,邊緣變異較大,近全緣至具鈍齒,幼時葉背常和幼枝、葉柄一樣,密生黃褐色短柔毛,老時或脫凈或殘存,變異也較大。果梗常2~3枚(少有單生)生于葉腋,其中一枚果梗(實為總梗)常有2果(少有多至具4果),其它的具1果,無毛或被短柔毛,長7~17毫米;果成熟時黃色至橙黃色,近球形,直徑約8毫米;核近球形,直徑約5毫米,具4條肋,表面有網孔狀凹陷。
樸樹多生于平原耐蔭處;散生于平原及低山區,村落附近習見。
多生于路旁、山坡、林緣,海拔100~1500米。
喜光,適溫暖濕潤氣候,適生于肥沃平坦之地。對土壤要求不嚴,有一定耐干能力,亦耐水濕及瘠薄土壤,適應力較強。
主要價值
醫用價值
根、皮、嫩葉入藥有消腫止痛、解毒治熱的功效,外敷治水火燙傷;
葉制土農藥,可殺紅蜘蛛。
【性狀】葉多破碎,完整者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10cm,寬1.5~4cm,先端尖,基部偏斜,邊緣中上部有淺鋸齒,上面無毛,棕褐色,下面葉脈上有少數毛茸或無毛,榨黃色;葉柄長5~10mm,被柔毛。氣微,味淡。
【性味】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毒。主漆瘡;蕁麻疹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搗爛取汁涂敷。
工業用途
樸樹莖皮為造紙和人造棉原料;果實榨油作潤滑油;木樹堅硬,可供工業用材;莖皮纖維強韌,可作繩索和人造纖維;
園林用途
樸樹是中的行道樹品種,主要用于綠化道路,栽植公園小區,景觀樹等。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毒氣體的抗性強。在園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曠地,列植于街道兩旁,尤為雄偉壯觀,又因其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較強的吸滯粉塵的能力,常被用于城市及工礦區。并能吸收有害氣體,作為街坊、工廠,道路兩旁,廣場、校園綠化頗為合適。綠化效果體現速度快,移栽成活率高,造價低廉。樸樹樹冠圓滿寬廣,樹蔭濃郁,及農村“四旁”綠化都可用,也是河網區防風固堤樹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