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態特征
羅漢松(原變種)為喬木,高達20米,胸徑達60厘米;花期4-5月,種子8-9月成熟.
2:生長環境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弱,華北盆栽觀賞;耐陰性強;喜排水良好濕潤之砂質壤土,對土壤適應性強,鹽堿土上亦能生存;對二氧化硫、硫化氫、氧化氮等多種污染氣體抗性較強;抗病蟲害能力強.
3:分布情況
產于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貴州、廣西、廣東等省區,栽培于庭園作觀賞樹.野生的樹木極少.日本也有分布.
4:主要變種
短葉羅漢松、狹葉羅漢松、柱冠羅漢松.
5:栽培技術
繁殖方式
常用播種和扦插繁殖.播種,8月采種后即播,約10天后發芽.
嫩枝扦插
嫩枝扦插是指在苗木的生長季節,采用當年生半成熟的枝條作為插條的扦插方法,它主要適用于常綠和半常綠木本花卉.
7: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止血.用于咳血,吐血. 種子、花托:甘,平.益氣補中,補腎,益肺.用于心胃疼痛,血虛面色萎黃.
經濟價值
材質細致均勻,易加工.可作家具、器具、文具及農具等用.
8:景觀造型
獨賞樹、室內盆栽、花壇花卉.由于羅漢松樹形古雅,種子與種柄組合奇特,惹人喜愛,南方寺廟、宅院多有種植.可門前對植,中庭孤植,或于墻垣一隅與假山、湖石相配.斑葉羅漢松可作花臺栽植,亦可布置花壇或盆栽陳于室內欣賞.小葉羅漢松還可作為庭院綠籬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