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陽木(Bischofia polycarpa )為大戟科。中國原產樹種,產于秦嶺、淮河流域以南各地,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常見栽培。通常作行道樹和庭園觀賞樹栽培。華北地區有少量引進栽培。重陽木喜光,也略耐陰,耐干旱瘠薄,也耐水濕有很強的抗寒能力。
落葉喬木,高達15米,胸徑50厘米,有時達1米;樹皮褐色,厚6毫米,縱裂;木材表面槽棱不顯;樹冠傘形狀,大枝斜展,小枝無毛,當年生枝綠色,皮孔明顯,灰白色,老枝變褐色,皮孔變銹褐色;芽小,頂端稍尖或鈍,具有少數芽鱗;全株均無毛。三出復葉;葉柄長9-13.5厘米;頂生小葉通常較兩側的大,小葉片紙質,卵形或橢圓狀卵形,有時長圓狀卵形,長5-9(14)厘米,寬3-6(9)厘米,頂端突尖或短漸尖,基部圓或淺心形,邊緣具鈍細鋸齒每1厘米長4-5個;頂生小葉柄長1.5-4(6)厘米,側生小葉柄長3-14毫米;托葉小,早落。
花雌雄異株,春季與葉同時開放,組成總狀花序;花序通常著生于新枝的下部,花序軸纖細而下垂;雄花序長8-13厘米;雌花序3-12厘米;雄花:萼片半圓形,膜質,向外張開;花絲短;有明顯的退化雌蕊;雌花:萼片與雄花的相同,有白色膜質的邊緣;子房3-4室,每室2胚珠,花柱2-3,頂端不分裂。果實漿果狀,圓球形,直徑5-7毫米,成熟時褐紅色。花期在4-5月,果期10-11月。
暖溫帶樹種,屬陽性。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氣候,耐寒性較弱。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在酸性土和微堿性土中皆可生長 ,但在濕潤、肥沃的土壤中生長最好。耐旱,也耐瘠薄,且能耐水濕,抗風耐寒,生長快速,根系發達。
樹姿優美,冠如傘蓋,花葉同放,花色淡綠,秋葉轉紅,艷麗奪目,抗風耐濕,生長快速,是良好的庭蔭和行道樹種。用于堤岸、溪邊、湖畔和草坪周圍作為點綴樹種極有觀賞價值。孤植、叢植或與常綠樹種配置,秋日分外壯麗。在住宅綠化中可用于行道樹,也可以用做住宅區內的河岸、溪邊、湖畔和草坪周圍作為點綴樹種極有觀賞價值。
在明萬歷《沅州志》提到“沅州八景”,千年重陽木就是其中的一景,這種落葉喬木,身經一千年兩千年雷雨風霜,仍然生機勃勃挺立于大地,煥發“古樹”的魅力。地上早有千年樹,世間難逢百歲人。古樹,裝點江山,物化歷史,使短暫生活于大地的“人”,生出無限,感嘆無窮悠思。千年古樹花開時彩蝶云集,樹上樹下,五彩繽紛,嘆為奇觀。當地人稱“千歲樹”,傳說摸一摸就能祛病卻災,增壽延年。
重陽木在水土保持方面有自身的獨特優勢。一是防風定沙。為防止或減輕作物及坡面所產生的風害,所栽植的重陽木在抑制風蝕、保護坡面構造物,并且減少作物因強風造成生理或機械傷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二是道路植樹。重陽木能夠保護路面,路肩及護坡,減少沖蝕及維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