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多肉植物銷售
又到了多肉*愛的季節啦!如果你將多肉種在戶外,植物顏色的變化會讓你愛不釋手,例如:虹之玉的葉尖從綠色開始變紅、熊童子也染上紅爪,姬朧月則是整朵像紅玫瑰般紅通通的,那你知道多肉變色的原因嗎?繼續看下去吧!
其實這些讓多肉變色的*主要原因就是「低溫」,寒冷的氣溫加上暖烘烘的太陽相互搭配,在室外種植約一個禮拜就可讓多肉植物開始轉色。但有些人也有疑問:「到了秋冬,為什么我的多肉植物還是這么綠?。俊?大的原因是植物沒有感受到溫度的變化。是不是你在室內種植呢?因為室內都會維持在差不多的溫度,肉肉自然不會變色!要看到多肉植物顏色的變化,*有效也*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多肉處于在戶外環境,自然地感受到氣候變冷,而秋冬及初春是*適合的!
多肉植物會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達到變色的效果,而隨著品種的不同,多肉變化的顏色也多變,例如:黃麗與銘月變成黃色、虹之玉與乙女心變成紅色、桃美人變成粉色、黑法師與巧克力方磚變成黑色。想讓多肉變色又活得健康,我們建議在氣溫十幾度的天氣下,多多讓多肉曬日光浴,讓植物自然地感受氣溫變冷加上陽光的紫外線,才是*好的方法喔~
低溫和陽光兩大因素是多肉植物植物變色的重要外在條件,這里吶來探討一下多肉植物內部的物質,讓大家可以了解更多,一起來上一堂自然課吧!
花青素( Anthocyanidin ),又稱花色素,是自然界一類廣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是決定被子植物花、果實、種皮、莖、葉和根等顏色的重要色素之一。水果的顏色表現(葡萄、火龍果等)也都和花青素有很大的關系,各種色彩表現出色的多肉植物也不例外。
而多肉植物在夏天顏色偏綠,正是由于夏天氣溫環境的特點不利于花青素的形成,且夏日高溫會加速花青素的分解,導致多肉失去其鮮艷的色彩,而回到葉綠素主導的綠油油色。有多肉植物種植經驗的人都清楚,冬季低溫環境下,多肉植物會有顏色加深的變化,開始時局部變紅,后來紅色逐漸加深,有的甚至變為黑色。這類型現象產生的原因正是由于多肉植物的自我保護造成的。低溫催生植物體內花青素的合成,花色素比起葉綠素更能夠好好地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為植物提供熱量而變色達到御寒保暖的作用?;ㄇ嗨氐谋壤吡?,你家里的肉肉們也就變紅了。
總結下來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多肉上色要素:低溫,光照。而做這些事,其實就都是為了花青素的形成。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露天養的多肉植物,因為常喝到雨水的關系,雨水的PH 值偏酸性,而花青素容易受到PH 酸堿值影響,PH<3 時是紅色、 7~8是紫色、 PH>11 是藍色,這也是為何有些人露養淋雨水的多肉們,仿佛顏色比較鮮艷的原因之一。另外,氣溫越低花青素的PH值也會降低(代表越酸),這也就是某些季節景天科顏色非常艷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