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60公分叢生榔榆,高7.5米價格優惠
榔榆(拉丁學名:Ulmus parvifolia Jacq)別稱:小葉榆。是榆科、榆屬植物,樹形優美,姿態瀟灑,樹皮斑駁,枝葉細密,在庭院中孤植、叢植,或與亭榭、山石配置都很合適。也可選作礦區廠綠化住宅樹種。榔榆木樹堅硬,可供工業用材;莖皮纖維強韌,可作繩索和人造纖維;根、皮、嫩葉入藥有消腫止痛、解毒治熱的功效,外敷治水火燙傷;葉制土農藥,可殺紅蜘蛛。
蟲害防治榔榆蟲害較多,常見的榆葉金花蟲、介殼蟲、天牛、刺蛾和蓑蛾等。可噴灑80%敵敵畏1500倍液防治;天牛危害樹干,可用石硫合劑堵塞蟲孔。
病害防治榆樁在制作盆景中常見及危害較大的病害大致有兩種:就是根腐病和枝梢叢枝病。
根腐病南夢溪 榔榆 千年 古樹根腐病嚴重時直接導致樹樁死亡;叢枝病則嚴重影響樹樁正常生長,使枝條多年難以過渡成型,嚴重時則造成樁體萎縮,枝條失態而舍棄。防治方法:榆樁根腐病癥狀主要表現在生長期葉發黃脫落,枝條逐步枯死,芽久滯不發或中途停止生長。在采掘野生榆樁時,必須多加注意使根的截面整齊,不要留有傷口,以防病菌侵入。榆樁的枝皮層較厚,水分較多,在養坯假植前必須使根截面適當干燥,并可涂殺菌藥水防治根部染病。假植時不應選擇有腐殖質和有未發酵物質的不干凈的土壤。土壤應進行消毒,養坯期間嚴格控水,切勿使根部處于過度潮濕和長期浸泡狀態,這樣容易促成根腐菌滋生。在翻盆時一旦發現根部皮層有黑褐色腐狀物,應立即用利器將其刮凈見新鮮組織,并對患部涂以25%可濕性粉劑和濃度為1000倍液的多菌靈,待藥液風干后上盆,同時對壞死的根條應剪除、燒毀,還要注意將刮除的殘物不要混入盆土中,以防再次感染。傷口愈合新根產生后方可施肥,以增強其抗病力。
叢枝病榆樁叢枝病主要危害新梢、葉,表現為新梢叢生,直立向上,病枝展葉早且小,分枝密集等癥狀。叢枝病病菌以菌絲體在被害枝梢上越冬,第二年抽新梢時侵入為害。在冬季對榆樁整枝時要剪除叢生校梢,集中燒毀,在早春芽萌動前可噴灑5度Be的石硫合劑,效果顯著。噴藥可在生長期每周進行一次,歷時五*可以根除叢枝病。在此期間,除避雨外還不要在枝葉上噴水,應保持葉面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