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葉李,別名:紅葉李,薔薇科李屬落葉小喬木,高可達8米,原產亞洲西南部,中國華北及其以南地區廣為種植。葉常年紫紅色,著名觀葉樹種,孤植群植皆宜,能襯托背景。尤其是紫色發亮的葉子,在綠葉叢中,像一株株永不敗的花朵,在青山綠水中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形態特征
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8米;多分枝,枝條細長,開展,暗灰色,有時有棘刺;小枝暗紅色,無毛;冬芽卵圓形,先端急尖,有數枚覆瓦狀排列鱗片,紫紅色,有時鱗 片邊緣有稀疏緣毛。葉片橢圓形、卵形或倒卵形,*稀橢圓狀披針形,長(2)3-6厘米,寬2-3(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圓鈍鋸 齒,有時混有重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中脈微下陷,下面顏色較淡,除沿中脈有柔毛或脈腋有髯毛外,其余部分無毛,中脈和側脈均突起,側脈5-8對;葉柄 長6-12毫米,通常無毛或幼時微被短柔毛,無腺;托葉膜質,披針形,先端漸尖,邊有帶腺細鋸齒,早落。
花1朵,稀2朵;花梗長1-2.2厘米。無毛或微 被短柔毛;花直徑2-2.5厘米;萼筒鐘狀,萼片長卵形,先端圓鈍,邊有疏淺鋸齒,與萼片近等長,萼筒和萼片外面無毛,萼筒內面有疏生短柔毛;花瓣白色, 長圓形或匙形,邊緣波狀,基部楔形,著生在萼筒邊緣;雄蕊25-30,花絲長短不等,緊密地排成不規則2輪,比花瓣稍短;雌蕊1,心皮被長柔毛,柱頭盤 狀,花柱比雄蕊稍長,基部被稀長柔毛。
核果近球形或橢圓形,長寬幾相等,直徑1-3厘米,黃色、紅色或黑色,微被蠟粉,具有淺側溝,粘核;核橢圓形或卵球 形,先端急尖,淺褐帶白色,表面平滑或粗糙或有時呈蜂窩狀,背縫具溝,腹縫有時擴大具2側溝。花期4月,果期8月。 [1]
生長習性
紫葉李喜陽光、溫暖濕潤氣候,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對土壤適應性強,不耐干旱,較耐水濕,但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黏質中性、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不耐堿。以沙礫土為好,粘質土亦能生長,根系較淺,萌生力較強。
常年供應龍柏、龍柏球、小龍柏、鋪地柏、沙地柏、蜀檜、高桿龍柏、灑金柏、矮麥冬 、法國冬青、北海道黃楊、扁柏、側柏、蔥蘭、蘭花三七、春鵑、常春藤、大葉女貞、大葉黃楊、豆瓣黃楊、杜鵑、冬青、丁香、地柏、棣棠、大花月季、大葉扶芳藤、扶芳藤、鳳尾蘭、豐花月季、瓜子黃楊、無刺枸骨、龜甲冬青、黃刺枚、蝴蝶蘭、花石榴、紅葉石楠、紅葉石楠容器苗、紅葉石楠杯苗、海桐、紅花繼木、火棘、紅葉小波、紅葉小檗、紅瑞木、黃楊、紅王子錦帶、紅天竹、紅天竺、紅刺梅、紅花繡線菊、金葉女貞、紅帽月季、黃帽月季、黃馨、紅花薔薇、金邊玉簪、紫荊、金邊麥冬、金銀木、夾竹桃、金葉女貞、劍麻、金邊黃楊、金山繡線菊、金焰繡線菊、金森女貞、金絲梅、金絲桃、錦帶花、膠東衛矛、連翹、龍柏、毛鵑、南天竹、南天竺、女貞、爬行衛矛、平枝荀子、爬地柏、爬山虎、品種月季、青珊瑚、薔薇、千屈菜、千頭柏、日本女貞、灑金柏、絲蘭、沙地柏、石蒜、石竹、三葉地錦、珊瑚樹、貼梗海棠、藤本月季、藤本薔薇、五葉地錦、小葉麥冬、繡線菊、小葉女貞、小葉黃楊、小葉扶芳藤、劍麻、夏鵑、沿階草、月季花、迎春、衛矛、月季、迎夏、云南黃馨、玉邊黃楊、紫葉小波、紫葉小檗、珍珠梅、梔子花、紫穗槐、紫鵑、美人蕉、日本矮麥冬、蔥蘭草、麥冬草、紅花草、大花萱草、地被石竹、鳶尾、玉簪、金娃娃萱草等苗木 。歡迎新老客戶來實地考察指導, 看苗定貨。我們將本著“質量,薄利經營”的宗旨,熱忱歡迎*各地花卉愛好者和個人前來觀光和購苗.量大優惠送貨上門,代客辦理回程車.保證質量,價格合理,貨源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