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4-8厘米,寬2.5-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花徑2.4-3CM,花蕾暗粉紅色,花重瓣,17-22枚,有芳香,花型工整,花瓣較厚,花期也比一般梅花略長。
骨紅朱砂梅喜溫暖氣候,耐寒性不強,較耐干旱,不耐澇,壽命長,可達千年;花期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喜空氣濕度較大,但花期忌暴雨。能耐- 25℃低溫外,耐高溫,在40℃條件下也能生長。:在年平均氣溫16-23℃地區生長發育*好。對溫度敏感,在早春平均氣溫達- 5-7℃時開花,若遇低溫,開花期延后,若開花時遇低溫,則花期可延長。
病害介紹如下:
袋蛾:即“吊死鬼”。危害梅花、果梅的有大袋蛾、小袋蛾、茶袋蛾、白囊袋蛾等。幼蟲為絲質袋囊所包裹,囊外附有較大的碎葉片或少數排列零亂的枝梗。一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袋囊內越冬;4-5月化蛹,5月底羽化,6月上旬為幼蟲孵化高峰,到11月復以老熟幼蟲在囊內越冬。初孵幼蟲在晴天中午爬出母囊,吐絲下垂,隨風傳播,在適宜的梅株或其他植物上吐絲綴葉成囊。幼蟲藏匿于囊內,取食遷移時負囊而行,初時取食葉肉,剩下上表皮,使葉片呈透明斑點,長大后食葉成孔洞或缺刻,甚至啃食莖干表皮、嚼食果肉;高溫干旱持續時間長時,危害特別嚴重。
防治方法:秋冬季結合修剪,人工摘除袋囊,消滅越冬老熟幼蟲;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用25%的滅幼脲3號1500倍液噴殺幼蟲;在低齡幼蟲盛期,用50%的馬拉硫磷1000倍液噴殺幼蟲;于產卵高峰期,用20億/克的棉鈴蟲核多角體病毒懸浮劑1000倍液噴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