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爪槭(Acer palmatum Thunb)又名雞爪楓,屬槭樹科、槭樹屬落葉小喬木或喬木,樹冠傘形,姿態雅麗。樹皮平滑.小枝紅棕色。葉對生,掌狀7~9裂,基部截形成心臟形.裂片先端尾狀,邊緣有不整齊銳齒或重銳齒,嫩葉密生柔毛,老葉平滑無毛。花雜性,由紫紅小花組成傘房花序,4月開放。翅果展成鈍角,向上彎曲,10月成熟,棕黃色。
植物形態
落葉小喬木。高度范圍6-7 m ,樹皮深灰色。小枝細瘦;幼枝青綠色,細弱。當年生枝紫色或淡紫綠色;多年生枝淡灰紫色或深紫色。葉紙質,外貌圓形,直徑7-10厘米,基部心臟形或近于心臟形稀截形,5-9 掌狀分裂,通常7裂,裂片長圓卵形或披針形,先端銳尖或長銳尖,邊緣具緊貼的尖銳鋸齒;裂片卵狀長圓形或披針形,頂端銳尖或尾尖,邊緣有不整齊的重鋸齒,嫩葉兩面密生柔毛,老葉表面無毛,背面在基部脈腋有白色簇毛。主脈在上面微顯著,在下面凸起;葉柄長4-6厘米,細瘦,無毛。花紫色,雜性,雄花與兩性花同株,生于無毛的傘房花序,總花梗長2-3厘米,葉發出以后才開花;萼片5,卵狀披針形,先端銳尖,長3毫米;花瓣5,橢圓形或倒卵形,先端鈍圓,長約2毫米;雄蕊8,無毛,較花瓣略短而藏于其內;花盤位于雄蕊的外側,微裂;子房無毛,花柱長,2裂,柱頭扁平,花梗長約1厘米,細瘦,無毛。翅果嫩時紫紅色,成熟時淡棕黃色,兩翅開展成鈍角。;小堅果球形,直徑7毫米,脈紋顯著;翅與小堅果共長2-2.5厘米,寬1厘米,張開成鈍角。花期5月,果期9月。
生態環境
雞爪槭為弱陽性樹種,耐半蔭,在陽光直射處孤植夏季易遭日灼之害;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之土壤,耐寒性不強,酸性、中性及石灰質土均能適應。生長速度中等偏慢。可作行道和觀賞樹栽植,是較好的"四旁"綠化樹種。
地理分布
分布于山東、河南南部、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貴州等省。朝鮮和日本也有分布。
園林用途
雞爪槭葉形美觀,入秋后轉為鮮紅色,色艷如花,燦爛如霞,為優良的觀葉樹種。無論栽植何處,無不引人入勝。植于草坪、土丘、溪邊、池畔和路隅、墻邊、亭廊、山石間點綴,均十分得體,若以常綠樹或白粉墻作背景襯托,尤感美麗多姿。制成盆景或盆栽用于室內美化也極雅致。
盆景制作
雞爪槭產于我國長江流域中下游各省,山東、浙江也有。日本有分布。為園林中常見的觀賞樹種,山地亦多野生。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不甚耐寒,適生于腐殖質豐富、肥沃濕潤的酸性或中性土壤。盆栽要避西曬和陽光直射,夏季高溫期要適當庇蔭。